冼玉珍老師 (中文科)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
評估心法 — 知識薈萃
背景
冼老師於馬錦明慈善基金馬可賓紀念中學任教中文科,運用「知識建構」教學法三年。作為教師網絡計畫的借調人員,冼老師除致力推動課程與實踐的工作外,也積極協助參與計畫學校的發展。冼老師認為在兩者摸索、探究的經驗同時,希望藉著這種特殊的學習經驗,推進本土的教學文化,做到真正的「學會學習」。以下一段是誠邀冼玉珍老師參於本計劃第四次教師工作坊的經驗分享。
分享內容
知識建構(KB)要義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或許會有人問我「甚麼是知識建構 (KB)?」、「知識建構 (KB)的目的是甚麼?」、「為何要一步步地研究它的評估效度?」,學生學會了自主學習,不是已經達到了KB的手段嗎?為何還要花上大部分的教節來建立學生自省的文化?
我相信這都是所有老師的現實問題,要保證學習的效能,每一節都不能掉以輕心,更不可因為「試行新法」而任意浪費教學節數。然而,總得有人要做,要積累經驗,才能有所改進。因此憑著學生、學校、同工的信任與支持,實行三年知識建構(KB)課程的我,膽子便粗壯起來,嘗試涉足知識建構(KB)原理中的要義。
所謂知識建構(KB)要義,乃指它的學理。要把它的學理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實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回想過去的知識建構(KB)課程,撫心自問「都只是有其型似,而忽略它的中心精髓」。我跟一般老師的一樣,光是管好學生提問、回應、質疑,或許能多角度思考網上的回應等,便認為已經完成了大半知識建構(KB)的工作,甚至應該可以慶功。當然,事情並不是如此簡單。借調老師的名分(或者恆常的會議),總是催迫著我思考幾道看似無關,卻實處處關鍵的問題。[/su_spoiler]
知識建構:把評估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究竟知識平台上進行了一連串的討論後,知識建構(KB)老師該怎樣評估學生的表現?既然評估是學習的一種,我們有應該怎樣把它融入在教學部分?在苦思良久下,得到陳桂涓博士的指導、其他借調老師的真誠意見,還有馮婉嫺顧問的支援後,我積極地規劃,並視之為一個嚴陣以待的工作。我運用了一下幾種慣常的方法來把評估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中。[/su_spoiler]
同儕互評,促進互補長短的功能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第一種方法是同儕互評,即鼓勵學生多參考同學的筆記,從而吸收同學精妙之處。記得在第三次教師工作坊時,鄧耀華老師和我們分享怎樣在知識平台上選取合適的筆記,好讓老師能在課堂上與學生評估,將指引性的評估放入知識建構(KB)的學習部分。
於是在教學安排上,我將他們分成若干不同能力的小組,以促進他們互補長短的功能。接著,我在他們的網上筆記中選取了兩串備受同學關注而討論熱烈的筆記。並施展旁敲側擊的指導方法,既有暗示,也有直接的指示,務求他們有焦點地閱讀網上的討論筆記,然後嘗試各種方法,如利用腦圖、圖表、點列等方式歸納討論的重點。在引導期間,我刻意將「知識建構」的原理結合為平日知識建構(KB)的鷹架,引導學生思考,例如怎樣思考問題的性質、建立觀點的過程如何、善用權威和完善觀點的表現如何,甚至分析怎樣才是一個好的討論等。經過慣常知識建構(KB)鷹架的思考學習模式後,我又將不同的原理分派給不同的組別,要求學生焦點地思考相關的筆記。就像「思考問題」,我要求學生勾出該串筆記的關注點及爭議的問題,然後再次思考討論的主題(大方向)與爭議的問題的關係,在兩者聯繫衝擊,引導學生建立新的看法。另外,我安排了兩組能力較高的同學負責就著「建立觀點」的角度去討論同學的筆記有否拾人牙慧、或是正反意見或能從多角度討論與否,分析網上的討論。[/su_spoiler]
「完善觀點,推進討論」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雖然利用「知識建構」的原理評估同學網上的表現,看似不容易,但由於所分析的討論筆記全是學生過去辛苦經營的討論網,所以整體教學規劃,卻是起了正面而積極的領導作用。基於這種正能量的投射,我又將「善用權威」分配給一組能力較低的同學。因為這一個原理較容易作評估,學生只需在筆記中找出所有的理據,並分析它們是否運用恰當便可﹔而對於「完善觀點,推進討論」,我便隨意安排了兩組善於口語表達的同學負責這一部份。起初,這兩組同學經常問我什麼是「完善觀點」,怎樣的回應、表達才是完善地回應別人的觀點等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只能回應的是,這是思考好的筆記的方向之一,心底裡確實未有一把標準量度的尺。於是,我便更改要求,著他們分析這一串筆記有否層層深入、有否誘使其他同學加入討論,或者是有否與該組同學的問題不同,或是找出幾個相關的筆記,比較他們的觀點有何不同,或有何特別之處,如:
上述的例子,只是知識建構(KB)評估的學習過程。學生的表現,時而明白,時而迷糊像一團黑雲。為了再接再厲,於是我設計了一份工作紙,再次指導學生怎樣去分析一串討論。我引用了去年他們在「理想」單元討論的工作紙設計。我要求他們指出問題是什麼及運用腦圖勾畫網上討論的重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及層次,從而提醒他們再次思考知識建構(KB)中的原理,一個好討論的原則等,例如:我要求他們舉出例子,證明為什麼同學覺得思考問題很有層次及有深度等,以及要求他們總結討論,指出該討論值得欣賞或改善的地方,還要提出建議的方法,讓同學有跡可循。[/su_spoiler]
設置鷹架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最後的學習部分就是設置鷹架,指導學生自評的工作。鷹架分別是:「最初的問題和看法」、「綜合討論」、「我的得著」,「我還有甚麼不明白」等。雖然引導的功夫仍有地方可以改進,然而我深信給予學生反思、沉澱與自我評估的空間,他們的學習過程必定有所收穫。或許在學生實質的網上自評內容上,他們大多只能反思討論筆記上的發言次數,來了解自身的討論有否進步。有的學生或會追蹤他們昔日的發言內容,以了解學習的層次與得著。無論如何,若學生不斷背負著問題來學習的話,他們的進步是指日可待的。
看似完結的個人評估工作後,我又抓著他們的討論筆記中幾條關鍵的問題,即最多學生不明白的地方,再與他們進行討論和整理。期間,提及核心的問題—這課題的主題是什麼?究竟作者希望通過這本書帶給讀者怎樣的訊息?我是個地道的語文老師,佈置這個環節,當然是希望他們能深入探究課題外,能掌握到什麼是好小說的元素。在自評的總結部分裡,我又刻意節錄學生部份的表現、關注的問題等,務求促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再次閱讀、研究和沉澱,以致能遷移所學,成為學生終身的「秘笈」。
「學習得法,源於心法」,若沒有理論作為背後的基礎,或許我還是個一知半解,營營役役地虛度前人的教晦。[/su_spo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