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莊慧诗老师 (通识科)

庄慧诗老师 (通识科)
新生命教育协会平安福音中学
共创知识建构的信念

Teacher-ChongWaiSze

背景

庄慧诗老师於新生命教育协会平安福音中学任教通识科,并运用「知识建构」教学法三年。庄老师积极推动老师运用知识建构教学法。除了协助本校老师外,亦会支援本计划参与学校的老师,合作设计教案,并给予专业的意见。庄老师在老师会议作经验分享及汇报。

 
汇报内容
透过知识建构,建立学习社群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我校主要将「知识建构(KB)」教学法运用於通识教育科上。我发觉知识建构(KB)的原理和通识教育所要求的技巧很相似。在通识教育科,我们经常提倡「探究式的学习」。 当我们运用了知识建构(KB)来教授通识科後,我们发现学生能慢慢地在课堂上建立他们的学习社群。通过这社群,他们能以靠自己的能力群策群力去推进他们的学习经历,主动建立知识,探讨议题。
教学时,我们往往发现学生已知的知识太少,以致课堂上的学习许多时都是老师作主导,以单向方法灌输知识。即使老师努力设计讨论活动,部份同学因缺乏信心及探究兴趣,而倾向从课本中找出既定答案来回应。因此,我们尝试利用「知识建构」学习法来加强同学的探究积极性。[/su_spoiler]

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课题的了解及兴趣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在「知识建构」的笔记点评时间(KB TALK)时,同学会选择感兴趣的题目放在平台上探讨。由於题目是同学们皆感值得探讨的,故此讨论过程互动非常,内容百花齐放。有提出己见的,有回应的,有发问的,有提出权威资料的。在讨论中,他们不知不觉间自主地澄清了某些概念和观点。尤其当一些同学发问,另一些同学积极找一些资料作回应时,知识的建立便出现了。在课後访谈中,不难发现同学在平台上回应是为了得出结论。所以,这类讨论的成功之道,并不一定取决於议题具重大争议性,而是同学希望找到答案的冲劲。通识教育的精神,就在讨论中体现出来。
经歴一段时间的讨论後,同学会选出一串值得作更深层次探讨的笔记,然後组成一个新的学习社群,继续延伸讨论,这使通识教育科的讨论有一个持续性。对这群要应付应付三年新高中的同学来说,这些讨论是一个很好的磨练。通过他们不断在平台上进行讨论,搜集新的资讯及一些新的意念,我们希望此类训练能助他们在个人的成长丶思考的方法,甚至考试技巧上都有所得益。
「知识建构(KB)」教学法除了是方法,也是一种信念。我们期望同学能学习到的,不只是知识,也是相信自己能创建知识的信念。[/su_spo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