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玉珍老师 (中文科)
马锦明慈善基金马可宾纪念中学
评估心法 — 知识荟萃
背景
冼老师於马锦明慈善基金马可宾纪念中学任教中文科,运用「知识建构」教学法三年。作为教师网络计画的借调人员,冼老师除致力推动课程与实践的工作外,也积极协助参与计画学校的发展。冼老师认为在两者摸索丶探究的经验同时,希望藉着这种特殊的学习经验,推进本土的教学文化,做到真正的「学会学习」。以下一段是诚邀冼玉珍老师参於本计划第四次教师工作坊的经验分享。
分享内容
知识建构(KB)要义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或许会有人问我「甚麽是知识建构 (KB)?」丶「知识建构 (KB)的目的是甚麽?」丶「为何要一步步地研究它的评估效度?」,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不是已经达到了KB的手段吗?为何还要花上大部分的教节来建立学生自省的文化?
我相信这都是所有老师的现实问题,要保证学习的效能,每一节都不能掉以轻心,更不可因为「试行新法」而任意浪费教学节数。然而,总得有人要做,要积累经验,才能有所改进。因此凭着学生丶学校丶同工的信任与支持,实行三年知识建构(KB)课程的我,胆子便粗壮起来,尝试涉足知识建构(KB)原理中的要义。
所谓知识建构(KB)要义,乃指它的学理。要把它的学理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回想过去的知识建构(KB)课程,抚心自问「都只是有其型似,而忽略它的中心精髓」。我跟一般老师的一样,光是管好学生提问丶回应丶质疑,或许能多角度思考网上的回应等,便认为已经完成了大半知识建构(KB)的工作,甚至应该可以庆功。当然,事情并不是如此简单。借调老师的名分(或者恒常的会议),总是催迫着我思考几道看似无关,却实处处关键的问题。[/su_spoiler]
知识建构:把评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究竟知识平台上进行了一连串的讨论後,知识建构(KB)老师该怎样评估学生的表现?既然评估是学习的一种,我们有应该怎样把它融入在教学部分?在苦思良久下,得到陈桂涓博士的指导丶其他借调老师的真诚意见,还有冯婉娴顾问的支援後,我积极地规划,并视之为一个严阵以待的工作。我运用了一下几种惯常的方法来把评估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su_spoiler]
同侪互评,促进互补长短的功能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第一种方法是同侪互评,即鼓励学生多参考同学的笔记,从而吸收同学精妙之处。记得在第三次教师工作坊时,邓耀华老师和我们分享怎样在知识平台上选取合适的笔记,好让老师能在课堂上与学生评估,将指引性的评估放入知识建构(KB)的学习部分。
於是在教学安排上,我将他们分成若干不同能力的小组,以促进他们互补长短的功能。接着,我在他们的网上笔记中选取了两串备受同学关注而讨论热烈的笔记。并施展旁敲侧击的指导方法,既有暗示,也有直接的指示,务求他们有焦点地阅读网上的讨论笔记,然後尝试各种方法,如利用脑图丶图表丶点列等方式归纳讨论的重点。在引导期间,我刻意将「知识建构」的原理结合为平日知识建构(KB)的鹰架,引导学生思考,例如怎样思考问题的性质丶建立观点的过程如何丶善用权威和完善观点的表现如何,甚至分析怎样才是一个好的讨论等。经过惯常知识建构(KB)鹰架的思考学习模式後,我又将不同的原理分派给不同的组别,要求学生焦点地思考相关的笔记。就像「思考问题」,我要求学生勾出该串笔记的关注点及争议的问题,然後再次思考讨论的主题(大方向)与争议的问题的关系,在两者联系冲击,引导学生建立新的看法。另外,我安排了两组能力较高的同学负责就着「建立观点」的角度去讨论同学的笔记有否拾人牙慧丶或是正反意见或能从多角度讨论与否,分析网上的讨论。[/su_spoiler]
「完善观点,推进讨论」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虽然利用「知识建构」的原理评估同学网上的表现,看似不容易,但由於所分析的讨论笔记全是学生过去辛苦经营的讨论网,所以整体教学规划,却是起了正面而积极的领导作用。基於这种正能量的投射,我又将「善用权威」分配给一组能力较低的同学。因为这一个原理较容易作评估,学生只需在笔记中找出所有的理据,并分析它们是否运用恰当便可;而对於「完善观点,推进讨论」,我便随意安排了两组善於口语表达的同学负责这一部份。起初,这两组同学经常问我什麽是「完善观点」,怎样的回应丶表达才是完善地回应别人的观点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只能回应的是,这是思考好的笔记的方向之一,心底里确实未有一把标准量度的尺。於是,我便更改要求,着他们分析这一串笔记有否层层深入丶有否诱使其他同学加入讨论,或者是有否与该组同学的问题不同,或是找出几个相关的笔记,比较他们的观点有何不同,或有何特别之处,如:
上述的例子,只是知识建构(KB)评估的学习过程。学生的表现,时而明白,时而迷糊像一团黑云。为了再接再厉,於是我设计了一份工作纸,再次指导学生怎样去分析一串讨论。我引用了去年他们在「理想」单元讨论的工作纸设计。我要求他们指出问题是什麽及运用脑图勾画网上讨论的重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及层次,从而提醒他们再次思考知识建构(KB)中的原理,一个好讨论的原则等,例如:我要求他们举出例子,证明为什麽同学觉得思考问题很有层次及有深度等,以及要求他们总结讨论,指出该讨论值得欣赏或改善的地方,还要提出建议的方法,让同学有迹可循。[/su_spoiler]
设置鹰架
[su_spoiler title=”查看全文”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最後的学习部分就是设置鹰架,指导学生自评的工作。鹰架分别是:「最初的问题和看法」丶「综合讨论」丶「我的得着」,「我还有甚麽不明白」等。虽然引导的功夫仍有地方可以改进,然而我深信给予学生反思丶沉淀与自我评估的空间,他们的学习过程必定有所收获。或许在学生实质的网上自评内容上,他们大多只能反思讨论笔记上的发言次数,来了解自身的讨论有否进步。有的学生或会追踪他们昔日的发言内容,以了解学习的层次与得着。无论如何,若学生不断背负着问题来学习的话,他们的进步是指日可待的。
看似完结的个人评估工作後,我又抓着他们的讨论笔记中几条关键的问题,即最多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再与他们进行讨论和整理。期间,提及核心的问题—这课题的主题是什麽?究竟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带给读者怎样的讯息?我是个地道的语文老师,布置这个环节,当然是希望他们能深入探究课题外,能掌握到什麽是好小说的元素。在自评的总结部分里,我又刻意节录学生部份的表现丶关注的问题等,务求促使学生带着问题来再次阅读丶研究和沉淀,以致能迁移所学,成为学生终身的「秘笈」。
「学习得法,源於心法」,若没有理论作为背後的基础,或许我还是个一知半解,营营役役地虚度前人的教晦。[/su_spoi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