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Close

知識建構基本原則

知識建構的12個基本原則

知識建構的12個基本原則
(源於Scardamalia, 2002)

討論投入,聯系現實
問題產生於對認識及嘗試理解世界的過程當中。觀點與想法產生於對於真實世界的感知與認識中。

不斷鑽研,完善觀點
參與者通過不斷地鑽研提高並完善觀點的質量,連貫性及實用性。在不斷完善觀點的過程中,當參與者採取具有風險性的行動討論問題或者發表觀點時需具備一個心理層面的安全的討論環境-包括參與者表現出對於某個觀點的無知,或者參與者發表出一些不太成熟的觀念,以及參與者給予和接受批評的時候。

多元觀點,正反並現
對於一個觀點的理解不僅僅是理解該觀點本身,同時也包括與該觀點有關的任何觀點,以及其對立面-觀念的多樣性為形成一個新的更加精煉的觀點創造了一個豐富的多元環境。

追求知識,自主自力
參與者提出自己的想法,探討並協商個人與他人的觀點,利用對比來激發和維持知識的進步而不是依賴別人的論述與觀點。參與者處理通常由老師和管理者完成的問題,例如如何處理好目標,動機,評估以及長期范圍內的計劃。

共同承擔,知識無限
相較於個人的成就,參與者對於實現共享的高層次的目標更加值得肯定及贊揚。團隊成員之間形成有價值的觀點,同時共同承擔以社區為單位的整個知識進步的責任。

知識面前,平等參建
所有參與者都是知識建構過程中分享社區目標的合法的貢獻者。團體當中的多樣性和差異性知識創新者與非創新者的分離。所有參與者都被授權於從事知識的獲取與創新。

跨組參詳,並行成長
專業知識分享於社區之內及社區之間,知識進步中均衡性的改善將會促進知識的交換以及人們對於知識的接受。

知識建構,無處不透
知識建構不局限於特定的場合及學科。無論是在學校之內還是在學校之外,知識建構都存在於人們的內心生活中。

善用權威,助己發揮
了解某一領域及學科意味著裡了解該領域和學科的發展狀況以及該領域的邊緣性知識。這就要求參與者以批判性的角度來理解權威資源。

討論交流,建構為優
知識本身通過實踐而得到改變和提升-實踐及知識的改善成為知識建構的明確目標。

時刻反思,改進認知
評估是促進知識改善的一部分-評估用於識別學習及工作過程中的問題並且嵌入於每天的學習過程中。社區也作用於自身的評估系統中。

融會總結,升華超越
創造性的知識建構促進高層次的問題提出,以及學習的多樣性,復雜性和混合性。知識建構者超越瑣碎的過度簡化的工作以及當前實踐的形式來完善知識建構。

參考:
Scardamalia, M. (2002).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In B. Smith (Eds.),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pp. 76-98). Chicago: Open Co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