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輝老師 (視覺藝術科)
先解構、後重組 — 視藝科的深層教學
背景
李炳輝老師於樂善堂王仲銘中學任教中四級視覺藝術科,並運用「知識建構」教學法五年。於2010-2011年度知識建構學生奬勵計劃中,其學生表現傑出而獲頒「廣闊視野獎」。故我們特意訪問李炳輝老師,將其課堂總結反思輯錄成文。內容整理如下:
課題內容
[su_spoiler title=”看李老師怎樣說”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我覺得「先解構、後重組」的概念與知識建構(KB) 的是十分相似的。從馮婉嫺老師和劉穎思老師的分享中,我認識到「先解構、後重組」的概念。她們曾分享怎樣運用社會議題於中國文化科,她們會先解構社會議題的表層文化,然後再闡述文化背後的含意。聽了兩位老師的分享後,我想視覺藝術科像通識科般,都是討論一些社會議題,我們可以先解構一些現象,然後將這些現象變成與社會有關的理論。接著,我與黎惠萍老師討論課題的內容時,黎惠萍老師建議由展覽開始,然後解構作品的內容,再分析作品背後的想法。於是我便把這兩個概念融合起來,首先把藝術作品以美學原則及原理把它們的表層含意解構,然後重組出來。在重組的過程中,藝術品的背後意義得以重新建構及詮譯,新知識得以創造。
我改變了課堂的計劃,我不再以環保為課堂主題,而是用了之前「風土人情」學生社區藝術展覽為討論開始。在課堂上我會圍繞着展覽的作品討論。首先,我要他們解構作品的含意,即是作者希望透過作品來表達什麼和他們是利用什麼視覺元素去隱喻要傳達的內容在作品之中。然後,我便圍繞着社區、藝術和社區藝術這三個範疇來帶領學生討論。可能同學之前用了很長時間創作他們的藝術品,所以對作品的內容含意較易掌握及進行解構。在後期討論時,為了幫助學生推深並建構更深層次的知識,我認為是時候為我們的討論加入新的學習內容,我找到有關活化廳社區藝術計劃的資料,當中我發現幾張很有意思的圖片,所以我把這些圖片抽出來用作課堂討論。首先我把圖片分開四份,然後每一組負責一張圖片,在討論期間運用相互教學法(RT),希望每組討論後能再重組圖片的內容。討論的內容主要是利用具爭議性的作品來定義什麼是藝術以及藝術家如何利用視覺元素把創作意念隱含於作品之中。例如:圖片內的援交箱借喻的是甚麼?它是不是藝術作品?展品“西九龍頭棍”是否真的代表了黑社會的“龍頭棍”,或是隱含了些甚麼深層意義?“龍頭棍”是一件民間工藝品,或者不是?
除此之外,在課堂上我會強調三個比喻:明喻、隱喻和借喻。這些都是他們之前在課堂上意外地說出來的(emerging)專有名詞,但我發覺適合運用於課堂上,因為在視覺藝術上有一種理論叫視覺隱喻,這個與中文科的隱喻是大同小異,所以他們現在正運用一個重要的視覺藝術理論去解構他們所見所聞。我希望學生能透過這理論將作品的概念的具體化,深化課堂上討論,然後再運用(知識論壇(KF)來討論。[/su_spoiler]
課堂氣氛
[su_spoiler title=”看李老師怎樣說”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我覺得好的討論需要有一個和諧的課堂氣氛,而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有三個主要的因素。第一,學生的意念和投入程度。我的學生在課堂上有很多好意念,但因為缺乏自信,所以他們不太願意回答問題。我可能需要用了很多時間來等他們回答問題和營做一個設有錯誤的課堂氣氛,而且以讚賞的策略來鼓勵和引導學生回答,不會對學生作出批評和懲罰。當他們開始投入課堂時,他們會十分積極地回答問題,增加課堂的討論氣氛。第二,老師接受同學直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使同學更願意表達一些較獨特和具創意的想法。第三,老師的教學風格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例如有些老師每一堂都罵學生,這樣只會令課堂沒有任何的學習效能。我覺得知識建構需要在一個和諧的氣氛才能建立,如果大家的關係不和睦,學生不但不回答問題,而且會破壞上課氣氛,延誤教學,更談不上甚麼的知識建構。[/su_spoiler]
視覺藝術科的優勝之處
[su_spoiler title=”看李老師怎樣說”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視覺藝術科的優勝之處是課程的彈性較強,所以我們可以有較大的彈性去處理課時,因為教學時間的長短是由老師自行決定,只要在某個時間內完成便可以,令學生在課堂內有充足的空間去從事有創意的知識建構活動。例如: 有些課堂只餘下很少的時間,不足以把預期的教學內容完成,但是我不會中途停止這個課題的討論,尤其是當他們正在熱烈地討論時,因為當下一次上課時,他們會把之前的教學內容忘記得一乾二淨。所以我會讓他們回應完所有問題,然後再想下一步應怎樣做。所以每一次我都是完結今次課節後才想下一堂應怎樣教,在課堂上沒有一定的計劃和預期的成果,只是圍繞着主題內容的大框架來教和討論。我認為具彈性的課程安排能為學生提供一個正值(positive)的學習空間,是較能提升學生的想像力和較容易把腦中的意念表達出來。老師亦較容易地利用問題去幫助學生去建構知識,再推深昇華所建構的知識層面,從而達至我們所希望的知識創造(Knowledge Creation)的學習領域。對比一般的文科,它們的課程限制很大,例如:如果不能在六星期內教完某課題,便會影響考試的範圍,所以必須於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完成。故一般的文科是很難做到創意的知識建構,只能深化課題。[/su_spoiler]
成功、改善、期望
[su_spoiler title=”看李老師怎樣說” style=”fancy” icon=”plus-square-2″]我覺得這一節課最成功的有二方面。第一,這一節課是能誘發學生回答問題和學生能運用相互教學法(RT),而且每位學生都曾回答問題,投入課堂。第二,這一節課深化了上一節課的討論,因為今次課題較深,同學多了回應,推進了討論的內容。
我覺得要改善的地方是課堂的準備,因為我未能把所有資料整理,如果準備充足的話,我便能解構多些圖片的內容,或者如果我給他們一些關於圖片的文字會較好,因為他們現在只是看圖,學生可能只見其表面但不知深層的意思。但我想這個方法可以在知識論壇(KF)討論時使用,因為我已搜集了有關資料,但未有消化。而且今次的準備十分匆忙,因為今天要準備明天課堂用的資料,又需要有處理校務,而且這個課題太遲才開始,如果能夠早些開始,課程時間的安排會更好。我期望明天的課堂能有一個討論的總結,然後要每組分別設計一條具討論性的題目放在知識論壇(KF)上討論。[/su_spoiler]